Page 123 - 张家口政协
P. 123
一段历史 两校情缘
率,不亚于天津中学、保定中学。
中华民国建立后,直隶省(当时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
北省大部分),各中学堂统一排序。天津中学堂改为省立一中。
保定中学堂改为省立六中。宣化中学堂改为省立十六中。十六
中即宣化中学“设备完善,管训教学极为严格,与天津的南开、
保定的育德两私立中学,并驾齐驱,威震华北。民国八年(1920
年)直隶教育厅长王章 来校视察,许为全省中学之冠。”学生
们以考入十六中读书为荣。
截止所谓“文化大革命”爆发的 1966 年,以礼堂为中心的
那一组建筑,是古城宣化的景致之一。礼堂居于高于地表约3
尺的砖台基之上,正面前廊是一组砖砌的拱型门柱。其上,前
檐是砖砌的垛口。中部拱起半圆的前额,正中有“中学堂”三
个大字。礼堂以今天的眼光看,礼堂并不很大,左、右各有铁
棚的教学用排房为两翼。当时,东边是校卫生室和教师宿舍。
西边是图书馆。礼堂面对宽广的操场,背倚不同时期建筑的一
组组房舍。我常从青灰色的有长城风骨的礼堂想到很多。它不
仅是古城世纪沧桑的见证,也是宣化(乃至整个塞北)人民自
强不息的灵魂的化身。
李大本校长,直隶省乐亭县人,天津北洋大学师范班毕业生。
他认为:“世界是发展的,思想是进步的,学业是无止境的。不知学
习,不求进步,终必落后”。1923 年,李大本校长试行美国教育
家柏克赫斯特(H·H·Parkhurst)创行的道尔顿教学
制度,这是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尝试。道尔顿制的要点是:
(1)废除课堂讲授,把各科学习内容制成分月的作业大
纲,规定应完成的各项作业,由学生自己学习。
(2)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支
- 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