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张家口政协
P. 127

一段历史  两校情缘




                                的军营,爱国师生惨遭迫害,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许多
                                师生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
                                    1943 年秋,创建于易县良岗乡龙村的晋察冀边区第二短期
                                师范(简称“边二师”)成为宣化中学和张家口中学这段历史的
                                延续。
                                    1944 年入边二师读书,后来又留校工作的张君才告诉我
                                们:“边二师”始建于 1943 年,校址在易县十区龙村。1945 年
                                春节后迁至易县九区苑岗。它隶属于晋察冀边区政府教育厅,
                                日常工作由一专署具体领导,学制为一年。第一二期学员各为
                                100 名,分为两个队。队下按学生住屋编组,每组六、七人不
                                等。
                                    1995 年初夏,我有幸去涞源、易县老区调查这一段校史。
                                在易县龙村,一个距易县、涞源、完县县城各约百里的深山小
                                村。几乎干涸的沙河流经村南的山谷,绿树掩映着村中的百十
                                户人家。我们见到村党支部书记赵凤河,一个中年的庄稼汉。
                                他说,他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的这所学校,常有老年人来找。房
                                子早叫日本人给烧了。大扫荡,人可死海了。这周围的沟沟壑
                                壑都是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见证。
                                    1944 年是根据地开始局部反攻的一年。边二师随形势的发
                                展而发展扩大。1945 年春,迁往苑岗。这是深山区依山傍水的
                                富饶村落,曾是晋察冀边区后勤部驻地。年近八旬的老党员苑
                                栋才是当年的民兵队长。他指给我们当年的小广场,学生们上
                                课的地方。当年的学生宿舍,所剩无多的低矮土房。苑老还住
                                在这样的土房,他讲起当年神采奕奕,甚至流血和牺牲都成了
                                幸福的回忆。边二师 1945 年和 1947 年,两度住苑岗,也促进
                                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1945 年 6 月,边二师已改名冀察中学,由易县苑岗迁往涞
                                                          - 101 -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