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张家口政协
P. 140

教  育  春  秋




                                今天的中考、高考,一年比一年隆重,直到近两年,在北京甚至
                                采取了动用警车、断绝交通、多方开绿灯……等等举措。这也算
                                大好事,说明考生多了,重视教育,各界期望值高了……但另外
                                一方面,也不乏负面作用,家长代背书包,祖父母晒在考场门口,
                                考生们紧张晕场急救等等……更不必说漏题、诈骗、代考等违
                                法事件了。有不少是缺乏理性、盲目追风、虚张声势……
                                    回想当年,我们那时候,衣着简单,营养一般。但目的都
                                很明确,大学毕业生都自择自信,去报考适合自己水平的学校
                                与专业,比如我吧,张中领导希望我留校,短培一段后任课教
                                书;好心老师建议我报考人民大学外交系(后来国家另设外交
                                学院);还有一位学长想请我和他去某矿区子弟学校教课,月薪
                                600斤小米(当时的高薪)!我都诚恳地谢绝了,因为我和当
                                时大多数青年一样,希望学理工,当工程师建设新中国。当然
                                大家也就理解支持我了。
                                    我在“高三班”就读5个多月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后,于六
                                七月份就在本校报名点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以及另外几个校系
                                (清华电机、北大物理)。感谢张中及各位老师的教育,我顺利
                                考取了第一志愿航空系,以后又全国统筹到北京航天大学(她
                                是由清华、北洋、川大、厦大等八所院校航空系合成)。我是跳
                                级生,但可能是母校考入清华本科的少数毕业生之一。
                                    回忆那时我们考试,真是感慨万千:没太紧张,也没有什
                                么压力;气氛更是普通之极,当时有山西大同市、绥远包头市、
                                河北张家口市三个城市的考生齐集在我们张中两间普通的教室
                                应考,记得就在校门口两边,为了便于找到,连校内后院较好
                                的教室都没启用,试卷也是普通纸,好象油印的居多,也不长,
                                完全不像现在的那种“哈达表”一样的又长又多的考题。难道真




                                                          - 114 -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