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张家口政协
P. 179

憨憨厚厚的定宣化人




                                “太平城”,即便慈禧不封,宣化日不锁门,夜不闭户,也真是
                                民风淳朴的“太平城”。
                                    宣化人憨厚实在,表现在家里请客吃饭上。头一天就把肉、
                                菜准备妥当,请客那天主妇拿出全盘手艺,煎炸烹炸,多放油,
                                多放佐料,把菜做得香香的,满盆满碗的端在桌上,生怕客人
                                吃不好。盘子里的菜要盛得高高的,不能让客人吃得见了盘子
                                底,吃得见了盘子底就是“小气”,怕人家吃。吃剩下,剩得多,
                                才算让客人吃好,这时主人才感到心宽。直到如今宣化人憨厚
                                待客的习气一直沿袭下来。
                                    宣化人憨厚实在,到市场上买农民自己种的菜,秤上保证
                                叫你放心,绝对不会少斤短两的克扣分量,秤头低一点,再添
                                上一些,给顾客一个高头,叫你满意。卖菜农民的原则是:自
                                己家种的菜,不差呼这一点,价钱不对咱不卖,秤上不能短斤
                                短两。至今,宣化农民还保留着这种遗风。
                                    宣化人憨厚实在,寡诈谋,还表现在“营工商业者少”上。,
                                商人靠精明头脑灵活赚钱,不会把商业秘密告诉别人,三个钱
                                进的货,卖五个钱,嘴里还说不赚钱。宣化人不奸不滑,弄不
                                来这一套。所以过去在宣化做生意的都是外地人,卖布的是新
                                河、南宫、冀县人,卖粮食的是山西、怀来人,卖药材的是武
                                安人,卖煤、开麻铺的是蔚县人,开钱庄、杂货铺的是山西人,
                                卖百货鞋帽的是北京人,剃头的是宝坻人,皮坊是清一色的蔚
                                县人……外地人垄断了吃、穿、用这些行业,赚走了宣化人的
                                钱。本宣化人除了种葡萄、务农之外,在他们的夹缝中做些卖
                                切糕、煮大豆之类的小买卖,养家糊口。
                                    宣化人憨厚还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宣化明、清时代为府制,
                                是塞外一带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府上的人重礼仪,礼

                                                          - 153 -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