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张家口政协
P. 181

察哈尔史略







                                                   察哈尔史略



                                                        李海清



                                    经查阅资料察哈尔在元朝时为地名,明朝时为蒙古部族可
                                汗之护卫军名及部族名,清朝时为都统所辖区域名,民国时为
                                特别行政区名与省名。它的历史先后达 670 余年,对张家口地
                                域的繁荣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察哈尔乃是蒙古族语。汉语有译称“恰恰热”。《明史》中
                                写作“插汗”,“察汉儿”皆称察哈尔。其意相同,只是汉语译
                                音的不同。对察哈尔的词义与用它命名的解译有些不同的说法。
                                如说察哈尔源于沽源县平定堡北部的水湖,辽金时代称“羊城
                                淖”,元代称“察罕淖”,又因蒙语察罕为白的意思故称白海子。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七年(公元 1281 年)在此建造“白海行
                                宫”,又称“察罕脑儿行宫”。此地为蒙古族放牧地,元太祖成
                                吉思汗曾封后裔统领,故称察哈尔部。据《辞源》(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载:“旧蒙古部族名。明时称为插汉,嘉靖间,部
                                族首领布希驻牧察哈尔之地,因以名部。”
                                    又说察哈尔,蒙语词意为“边”的意思。因达赉逊库登汗恐
                                俺答汗吞并,于公元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率部众东迁到


                                                          - 155 -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