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张家口政协
P. 188

沧  桑  看  云




                                中一带,大商巨贾不断涌现,路上车马商贩,南来北往,并时
                                有驻足。常家耳濡目染,有的人逐步认识到以商兴业,要比以
                                农致富快得多。于是,摒弃中国数千年来重农轻商的观念,离
                                开乡土,外出经商。虽然同门兄弟,相随结伴,但初入商场,
                                本钱无多,小买小卖,经验缺乏,一度步履艰难,亏多赢少。
                                直到清顺治初年,常氏孤注一掷,从徐州水运一批白布到天津,
                                恰逢当朝皇帝笼络汉民,为明末崇祯皇帝补葬戴孝,白布被全
                                部就地征用。常氏绝处逢生,发了一笔大财,吸引了更多的常
                                氏族人走向商路。据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四十年(1701
                                年)、雍正五年(1727 年),本村与邻村修庙募化碑中记载,七
                                世常进龙、常进虎、常进麟,八世常文、常殿已成为“纠首”
                                ——带头人和组织者了,非家大业大,得不到这样的“荣耀”。
                                而且,常进龙的儿子常吉,也在这个时期“入庠”,成为常氏的
                                第一个“秀才公”,在车辋占有显耀地位了。据募化碑中记载,
                                常家最早的经商地有大同、繁峙、多伦诺尔、张家口、兴化镇、
                                苏州等处,这在《常氏家乘》中也有明确记载。据《山西外贸
                                志》记载:“在恰克图从事对外贸易的众多山西商号中,经营历
                                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氏。常氏一门,从常万
                                达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子孙相承,历经清代七朝,沿
                                袭 150 多年。尤其到了晚清,在恰克图 10 余个较大的商号中,
                                常氏一门竟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
                                    常氏家族在张家口经商的第一人,是八世常威。常威生于
                                康熙二十年(1681 年)左右,于康熙四十年(1701 年)左右赴
                                张家口行商。据载,他肩搭一个捎马(搭连),徒步往返于张家
                                口与家乡之间,多年不用一文川资,沿途以占卦解决食宿。这虽
                                然说明了常威俭朴的本质,但也反映了常威这一门在当时的同




                                                          - 162 -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