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张家口政协
P. 225
老专员的杏扁情
他 1915 年出生在蔚县白乐镇前堡的贫困农民家庭,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
60 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政廉洁,为
党的事业奋斗不息。
他在职时,心系着农民,更惦念着坝上、山区贫困农民。
虽说我了解不多,但也目睹了他为这些地区的人民兴水利、建
农田、植林果、搞养殖、办加工……致富造福的事业,在思想
上、资金上、物质上、技术上给以大力扶持,使相当一部分乡、
村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变,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人民
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呕心沥血,为民操劳,尽到了对党和国
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一份责任。
1982 年,老专员离休了。他离而不休,继续致力于贫困山
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不顾年高多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
查研究,忘我工作。在常宁乡抓了栽植大杏扁的试验点工作。
他说:“我虽然离休了,还要为加快发展全区的大杏扁,引导农
民靠栽大杏扁奔小康工程建设贡献一点力量,添上一把劲,起
点推动作用。”他请求地委批准在全区10个试点村中选择两个
村,亲自参加试验工作,就这样到了常宁。
他很了解大杏扁的价值。“七七”事变前,赵家蓬的杏扁出
口每百斤换取大洋一百块,每块大洋能买六七十斤小米。20 世
纪 70 年代,赵家蓬每年产大杏扁2万多公斤,到 80 年代产到
15 万公斤,杏扁出口创汇成为群众的生产项目和主要收入来源
之一。1974 年王震副主席视察张家口时,对发展大杏扁给了很
大支持。随之,全区掀起了“万亩杏扁园”建设高潮,他亲自
组织了这项工程,建了 50 多万亩,但栽上树了,任其生长,五六
年十几年过去了,还是树卜子,毫无效益,树毁了,即使保存了
-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