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张家口政协
P. 239
回顾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
辖马营、松树堡区域)任扫盲教导主任。
扫盲干部在社会上的地位是比较低的,被人调侃称为“扫
帚队”。还有的人称农业技术推广干部叫“老推”,称扫盲干部
为“老扫”,工资也很低,开始每人每月 16—19 元,我是 17
元,后增至 20 元。但我们不计较荣辱得失,干得非常有劲。县
文教科要求扫盲干部每人抓一个重点村,同时督促其他村开办
农民夜校。我常驻君子堡乡政府,抓君子堡村,从村中识字人
中选拔一人担任夜校教师,重点课我讲,还到其他村庄轮流督
促检查。农民学文化的积极性仍然十分高涨。有的夜校点汽灯,
有的点罩子灯,有的则是学员个人用小瓶子放上油,点油灯。
各村很快都办起了农民夜校,比较好的夜校有君子堡、松树堡、
海家窑、焦泥坑、界墙村等一批村庄,涌现出如降怀树、王贵
和、陈启太、王继文、谭化龙、徐光武等一批模范夜校教师。
冬季上夜校,春节后农活忙了,转为常年民校,巩固冬学识字
成果。当时,张家口地委办的《长城报》还刊登了题为“农活
不误,学习不停,君子堡民校想出了办法”的消息,介绍君子
堡办常年民校的作法。1956 年1月,我调到县文教科工作,和
其他几个同志一起抓全县各区农民夜校学习,各区都有一些办
得好的农民夜校,对农民学文化起了不小的作用。
从 1952 年开办“速成识字班”开始,已经整整过去了半个
世纪。当时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后,那种昂扬向上的心气和
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至今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蒲游江,赤城县政协退休干部。
- 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