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6 - 张家口政协
P. 286
史 海 存 真
没怎么休息又赶来炼铁,但仍然干得很起劲,到上午 10 点左右,
就完成了5个坑的装料任务,领导考虑到“有劳有逸,劳逸结
合,”就宣布收工了。第二天,我们去工地看时,坑内煤已烧尽,
扒开煤渣,看到矿石由红变成了铁青色,但小块矿石的形状依
旧,没有炼成铁块。钢铁指挥部的同志说,这叫“烧结铁。”实
践证明,这种土法炼铁是不成功的,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资源。
从“小土群”到“小洋群”
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来势凶猛,很快形成了高潮,机
关、工厂、商店、学校以至街道,都在建炉炼铁,开始是建一
两米高的小炉子,炼出的不是铁,而是铁渣混在一起的混合物。
人们不甘心,在失败中找教训,总结经验,一些技术力量雄厚
的大厂子,如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地质部探矿机械厂,建成了
容积1立方米、3立方米的小高炉,并炼出了铁水。他们的建
炉炼铁的经验,很快在全市推广开来,一座座小高炉拔地而起,
形成了炉群,人们称之为“小土群”。
“小土群”普及后,煤机厂、探机厂等大厂又向前发展了,
建起6立方米的小高炉,随之铁产量也大幅度增加。这样大容
积的高炉,仅煤机厂就建了 20 多座。其他大一点的工厂也仿效
建大容积的高炉,形成了新的“小洋群”。
具有大片空旷土地的西山坡,建了十几座 6 立方米小高炉。
每到夜间,高炉的顶口喷射出道道火焰,把西部的天空,映得
红彤彤,构成张家口的一道亮丽的夜景。一天,我从张家口卷
烟厂调查该厂“宣传工作到高炉”的情况,归途中夜幕已笼罩
大地,遥望西山坡上的高炉群,正在喷火吐焰,染红了整个西部
- 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