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张家口政协
P. 297

蔚县在  “票证年代”




                                    蔚县的“票证年代”是从粮食供应开始的。“民以食为天”,
                                一旦粮食被控制流通,必然产生不良后果。从 1948 年到 1952
                                年,蔚县由战乱造成的创伤逐步得到恢复,“三十亩地一头牛”
                                的小农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群众生活也逐渐趋向温饱。
                                    1953 年 11 月 9 日,中共蔚县县委召开干部扩大会议,传
                                达贯彻中央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着重贯彻粮食计
                                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 日,县委抽调 647 名干部分赴各
                                村进行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从此,粮食市场关闭,取缔私营粮
                                食工商业户,粮食被纳入国家计划供应范畴。人民群众几百年
                                来自由买粮,随意吃饭的生活习惯,不得不改变为核斤算两计
                                划用粮的生活方式。
                                    非农业人口每月凭证从粮库购粮,供应什么买什么,毫无
                                余地,随着粮食的计划供应,麻油也一同供应,最少时,每人
                                每月仅供应麻油一两。尽管粮食品种十分单调,但手续却相当
                                繁杂,而且有时不免出现缺斤少两、粮质太差等难尽人意的现
                                象,使购粮者欲罢不能,欲购不乐。
                                    随着粮食的计划供应,所有的熟食品、糕点类都须用粮票
                                购买。买一斤点心须付粮票六两,吃一碗面条须交粮票四两,
                                买一块豆腐须付粮票一斤。即使囊中有钱,倘无粮票也吃不成
                                饭。因此,有不少农民出门,赶集因掏不出粮票而望饭兴叹,
                                不得不勒紧裤带回家。
                                    在“票证年代”粮票至关重要,须臾不能离。因为下饭馆吃
                                饭要付地方粮票,去机关吃饭要换内部粮票,到农村吃饭要换
                                食堂小粮票,如果去北京办事还须带上全国粮票(北京不通用
                                河北省地方粮票)。正如老百姓所说的:“粮票不顶钱,没它吃
                                饭难”。

                                                          - 271 -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