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8 - 张家口政协
P. 348
往 事 寻 踪
工分 10 分。1969 年冬闲季节,全部劳动力挖地道。到翌年春
播阶段,农业生产与挖地道,各占用劳力二分之一。农活再忙
也不允许辍止挖地道工程。
提起挖地道,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电影《地道战》的情景:地
道纵横,四通八达,掩蔽部、输水道、通风口一应俱全,既可战
又可守。而七十年代,蔚县挖掘的地道,却相形见绌,大相径庭。
有的既矮且窄,弯弯曲曲,只有入口,没有出口。仅能起到掩蔽
的作用,难以打击敌人。而且对于废土的处理,也缺乏规划,大
量砂土都垫在街道上,因而,使街道加高,民宅难以排出雨水。
西合营一带,本来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潮湿,当时也挖了地道,
结果到八十年代初,部分院落下陷,民宅随之倒塌。
在大挖地道的阶段,学校也积极参与,不甘落后。1970 年 6
月,蔚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教组召开“以战备为纲,促进教育
战线的斗批改”座谈会,交流学生如何为战备服务的经验。会上
西合营公社东庄小学(原西合营完小二分校)介绍了“组织学
生停课挖地道,建设战斗校”的经验,当即受到表扬。会后,
全县各中小学迅即掀起在校内挖地道的热潮。铁锨、镐头、筐
担摆满教室,讲台旁挖开地道口子,校院堆积着砂土。
由于学生年龄小、力气薄,所挖的地道不合规格,地道的顶
端与地面相隔较近,几年后地面下陷,不少学校里出现危房,严
重影响教育工作。曾作为挖地道典型的西合营东庄小学,八十年
代初又成为校舍倒塌的典型。原来的十几个教室,由于水灌地道
而次第倒塌,学校不得不搬到民宅内勉强上课。
1970 年春节(大年初一),在不少地方提出“过革命的春
节,作战备的演习”的口号。上午 10 时左右,敲响了紧急钟声,
大队干部分头催促群众都进入地道,作战备演习。到中午才准
- 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