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3 - 张家口政协
P. 353
基督教培植学校忆旧
块尿湿的褥子晾出来;一次我到食堂打饭,是茴香馅包子,饭
后我去要碗蒸汤喝,伙夫不在就自己动手,不小心将滚开的水
浇到小腿上,顿时起了水泡,蹭破发炎又生了脓包。母亲向校
医崔大夫——一位缺了一个指头的老年中国大夫——要了石碳
酸水清洗、消毒,撒上“马达粉”,慢慢好了,至今还留着一块
大疤。
教会学校,自然常有很浓的宗教色彩。每天早晨的“朝会”
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有个礼堂,虽然不大,但设计很精巧,两
头的突出部分是办公室和舞台活动准备室,地下室有供热的锅
炉。大家聚集在这里听牧师校长训话,也听过一次外来的洋牧
师的讲道,同学们不知所云,只记着按牧师要求闭目祷告完喊
一声“阿门”。1947 年后,常有“国军”来校操练;课程表有
了“公文”课(相当于“政治”),宣讲“党义”及儒学,灌输
反共思想,同学照例听不懂,只是每听到“蒋委员长”四个字
时,像针扎了一下,立马神经质地立直腰板。
那时有个少儿组织叫“童子军”,由于美国人肯在这上面花
钱,所以“装备”特别显眼。黄灰色紧口服,头顶白布遮阳帽,
手持一根类似铣把的木棍,一根盘结整齐的绳子系在后腰,腰
带的圆形搭扣上刻有“智仁勇”三个字,敬礼也是用三个指头。
每年“四四”儿童节,到上堡体育场接受检阅,扛起棍子正步
走过主席台。听人们说,1947 年在台上站着的有傅作义和白崇
禧。1948 年春夏,学校改为走读,童子军的任务是在校门口站
岗,没收学生的零食交老师“处理”,不许校外人进入。
我们虽然年岁不大,但能感觉到美国人的影响和去留总是
和“国军”动向密切相关。1946 年八路军一度攻占张家口(不
久又撤出),美国人鼻子灵,提前就走了;1946 年冬至 1948 年
- 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