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6 - 张家口政协
P. 366
文 苑 掠 影
报刊杂志载,艾青的《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沙可夫的《马
克思主义文学观》,欧阳凡海的《中国新文艺发展史略》,邓拓
的《文化普及运动的几个问题》,萧军的《如何从事业余文艺工
作》,周扬的《表现新的群众时代》、《论赵树理的创作》,倪尼、
郭汉城合撰的《进一步贯彻毛主席的文艺方向》等,另外郭沫
若在国统区为《晋察冀日报》先后撰写的《走向人民文艺》、《斥
反动文艺》、《谈解放区文艺》三篇文章,茅盾、叶圣陶在北平
为《察哈尔日报》合撰的《论工人文艺》,这些文学理论文章的
发表,是解放后张家口现代文论的一大丰硕成果。标志着张家
口早在晋察冀边区时期的文艺事业包括文艺创作,已以马克思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值得关注的是萧军、
何干之、冯宿海等名家,在张家口成立了全国首家“鲁迅研究
会”这一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出版了《鲁迅学刊》,
并举办了数次学术讲座,轰动全国解放区,波及国统区。因此,
自晋察冀时期起,张家口广大革命文化艺术工作者已确立了文
艺的“二为”方向。
张家口解放以后,经过了延安、晋察冀文艺家第一次会师,
经过了察哈尔、内蒙古文艺家第二次会师。由于他们在编译、
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文艺理论的光辉成就,
同时激励、鼓舞、指导着许多有作为的文艺家在开展文化工作
包括文艺创作,也赢得了辉煌成就,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其显明的特点,就是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和翻译苏联等外国优秀文化的民族化结合了起来。用当代新潮
成语来说,这是解放初期张家口文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张家口的诗歌,以其层次多、角度广、内容新,水平高为特
征,一直保持着与时代紧密联系的传统,并在近、四、五十年来
- 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