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1 - 张家口政协
P. 371
解放后灿烂的张家口文化
原包括我市坝上草原的人民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建立民族统
一战线,获得解放这一重大历史主题,而写作了长篇小说《茫
茫的草原》,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独特的民族风味,是解放后
第一部反映蒙汉人民共同生活与斗争的史诗。曾荣获内蒙古自
治区文学一等奖。著名文艺家周扬在张家口编辑出版了《解放
区短篇创作选》一、二集,收编了孙犁、康濯、王林、吴伯箫、
丁玲、草明、秦兆阳等名家的三十余篇作品,震动了中国当时
的整个文坛,得到大文豪郭沫若、茅盾的高度评价。
解放后,张家口自出版了周扬的译著《安娜·卡列尼娜》
始,相继出版、刊登了戈宝权、曹靖华、董纯才等著名翻译家
所译出的苏联、美国等国家的优秀文学艺术巨著。如《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虹》、《前线》、《我是劳动
人民的儿子》、《和平的旗》,以及《十万个为什么》等。这对张
家口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张家口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
用。使张家口的一些文艺家学习了外国电影文学“蒙太奇”手
法,并汲取了“意识流”的技巧,使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效果有
重大突破。
解放后张家口的戏剧,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成就
最大,影响深远。从戏剧的美学感受分有喜剧、悲剧、悲喜剧;
从篇幅长短分有独幕剧与多幕剧;从表现手段分有歌剧、话剧、
京剧、晋剧、评剧、河北梆子等。著名戏剧家张庚在张家口编
出的《秧歌剧选集》一、二、三集,收编了延安、张家口秧歌
运动中创作出的精品。著名诗人、戏剧家贺敬之在张家口重新
编写并出版的歌剧《白毛女》,轰动了中国剧坛,荣获斯大林文学
奖。在我国“歌剧史上有重要地位”并“奠定了我国新歌剧的基
础”(舒强:《歌剧<白毛女>在张家口》)。戏剧理论家郭汉城、翟
- 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