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8 - 张家口政协
P. 378

文  苑  掠  影




                                稿,已收入“茅盾全集”书信卷内,出版问世。
                                    茅公的三封楷书复函共 5600 余字,虽不是字字珠玑,却言
                                简意赅,让人难以忘怀,颇得深刻教益。虽时逝 41 年,仍不失
                                为当今文学青少年的良师妙箴。
                                   1956 年 9 月 7 日茅公致孙永华蝇头小楷复函全文如下:
                                    孙永华同学:
                                    你好!大札昨悉,迟复为歉。一直忙于外面,部里积笺甚
                                多。我只有怀着内疚的心情请您原谅。本人除公务外,还要经
                                常参加社会活动,难免顾此失彼,以至让您生气,赐函询及。
                                    来信拿我与鲁迅先生比。我怎能和鲁迅相提并论呢?斯大
                                林在谈起到列宁和彼得大帝时把列宁比作大海,彼得大帝则不
                                值一提。在中国鲁迅是大海,而我只是大海一滴水的渺小。祈
                                望您今后无论如何万万不可拿我与鲁迅先生作比拟。鲁迅是极
                                其伟大的,我只有努力向鲁迅先生学习,力求在努力帮助青年
                                作者发展创作上尽些绵薄之力,来补偿过去的亏欠。我和所有
                                的共产党人一样,只是努力做好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而已。
                                    我原来是个穷写书的,因为信仰共产主义,后来有人抬举
                                我,非让我当中国的文化部长。我能力有限,也当不好。事务
                                繁多,忙也忙不过来,推也推不脱。地位高了,责任重,对本
                                人亦无益处,只是多些劳累,多作些个人奉献而已。您提到“忘
                                本”,本岂能忘记?著书审稿亦是我本行。还要参加社会活动。作
                                协、文联那边也要管,忙得不可开交,笔耕自然颇少,对培养新
                                生力量,装备文学新军上,亦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在毛主
                                席延安讲话和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中国的文学事业是大有
                                希望的,确确实实需要您们这些肯吃苦、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顶
                                替我们这些老头、老婆子。我也已年逾花甲,总感精力不足。工



                                                          - 352 -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