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3 - 张家口政协
P. 403
马背民族文化蕴含
力气较量方式在怀安大地广为流传,特别是辽、金、元、明时
期,对于这些以比试力气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形式,在民族融合
的洪流中风靡一时,但以蒙古式摔跤最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呐喊,是生活的颂歌,欢呼胜利的号子,以
蒙古族马头琴演奏伴唱的民歌,深入汉民族人们的肺腑,低沉、
委婉的长调如磁石般具有魅力,被汉民族改进,出现了三弦之
类的乐器。内蒙古二人台剧种在怀安流传,形成了以东路二人
台为支系的地方剧种,在怀安县被普遍接受。象传统二人台《走
西口》、《五哥放羊》,尽情唱出了草原风情,并且对怀安地方独
有剧种软秧歌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民族间文
化的融合也时时刻刻表现在这些生活细节上。“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马背民族生产生
活的真实写照。“吃手把肉,喝大碗酒”更是草原人上苍特有的
恩赐。草原人粗放,豪爽,不拘小节,将宰杀的牛羊肢解成大小
不等的块,煮熟后,一手把肉,另一手持牛耳尖刀割食。喝酒为
的是开心,一醉方休,先干三大碗,没有交情不举杯。久而久之,
有朋至远方来,必先干三杯的习俗便传承下来。怀安人自然对
酒情有独钟,承袭下来。汉家儿女也从刀镰、耧犁的农耕中,学
会了牧养牛羊,以食肉为生。而且,草原人冬天穿皮袄、皮裤、马
靴御寒,汉民族也渐次学着穿戴。心灵手巧的汉族儿女还能用羊
毛毡做鞋、帽,简便实用,至今,怀安仍还有毡匠精于这些活
计。昔日交通不便,汉族人也学着马背民族出门骑牲畜,居家
炕上铺毡褥,等等,都注入了文化交融的成份。
儿童游戏有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在代代相传中,仍然可以
窥视出产生的渊源,是实实在在来自生活的一个缩影,有着很
- 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