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1 - 张家口政协
P. 421

蔚县拜灯山




                                    堡内的历史似乎保存得更好一些。街区的格式还是最初的
                                模样,老屋老宅只是有些“褪色”罢了;一些进深只有数尺的
                                小庙,墙上的壁画有的竟是大明风范;那些神佛的故事画上,
                                每个画面旁边都有一条写着说明文字的“榜书”。最令人神往的
                                是,各个村口几乎全有一座戏台。据说半个世纪前,蔚县有戏
                                台800座,一律是木造彩绘,式样却无一雷同。数十年来不
                                断地拆毁,遗存仍很可观。只是放在那里无人理睬,任凭风吹
                                雨淋日晒鸟儿筑巢,小孩儿爬上去蹲在里边拉泡屎。
                                    可是这些戏台往往称得上是一座博物馆。戏台两侧的粉墙
                                上,有残存的绘画,有闲人漫题,有泄私愤的骂人话,有当年
                                戏班子随手写上去的上演剧目,有的还有具体的纪年,甚至还
                                有“文革”期间全村划分阶级成分的名单公告。它们之所以至
                                今还保留在墙上,就是没人把它们当作是一种历史。而现在仍
                                然没人有把它当作历史。
                                    在上苏庄村北端一座数丈高的土台上有一座三义庙。庙前
                                的台阶陡直,可谓直上直下。殿前对联写着“三人三姓三结义,
                                一君一臣一圣人”。北方乡间建“三义庙”,多是为了从刘备、
                                关羽和张飞三兄弟那里取一个“义”字,来维持人间关系的纯
                                正。但上苏庄村的“三义庙”,却多了另一层意义。站在庙门前,
                                居高临下,俯视全堡,细心体会,渐渐就会破解出此堡布局的
                                文化内涵。
                                    据说当年建堡时,风水先生看中一条自东南朝西北走向的
                                “龙脉”,如果依此龙脉布局建村,可望兴旺发达。但这条龙脉,
                                是直通南北,怎么办?从八卦五行上看,龙脉的“首”与“尾”都
                                在“土位”上。这便要在“土”上好好做文章。由于火生土,就在
                                南端建一座灯山楼,敬奉火神,促其兴旺,可又担心火气过盛,
                                                          - 395 -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