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7 - 张家口政协
P. 427
抡 才 书 院
建院时的偃武修文思想。张家口素有“武城”之称,本为
一边防军镇,后来形势变化,“武城”渐渐变为贸易城。特别是
清代实现了“内外一统”,张家口随着“陆路商埠”的繁荣,文
化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抡才书院便应运而生。当然,抡才书
院的建立,也反映出晚清时期清王朝风雨飘摇,国事日非,于
是广建书院,以求用儒家伦理纲常禁锢人心的企图。
收徒上的“旗汉共育”。张家口新修抡才书院碑记中明确记
载,抡才书院实行“旗汉共育”,即抡才书院既招收满旗子弟、
蒙旗子弟,也招收汉族子弟。这是由张家口旗汉杂居的状况决
定的,然而这毕竟反映出在教育上的一种新的民族关系,是抡
才书院办学的一个特色。
教育内容上的“中西并举”。虽然抡才书院教育宗旨是以孔
孟之道教育人,但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改革教
学内容,除学习孔孟之道外,还学习数学等科学知识。这就与
古代书院形成了对比。
建筑上的中西合璧。书院内既有传统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
又有西式建筑风格的建筑。正厅、过厅及二进院东西配房皆为
中式建筑。而前院的东西各7间配房、二进院的东西两侧的南
房都是西式建筑,这些房子全由青砖砌成,窗户为砖券下方上
圆式。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很可能是二次建筑的反映,
也是抡才书院建筑与时俱进的表现。
总之,抡才书院是一处充满诗意与想象的地方,也是值得
人们仔细回味的地方。
作者简介:韩祥瑞,张家口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
- 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