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张家口政协
P. 99
1945 年撤离张家口亲历记
式会社以及蒙古政府共同合资兴办的特殊会社。矿区在张家口
以西的大同。大同煤的埋藏量据说有400亿吨,战争末期是年
产200多万吨的大矿,采掘出来的煤炭除满足当地需求外,大
部运到遥远的日本。张家口到大同的火车,约5个小时。当时煤
炭被人们称作黑色钻石,用于民间取暖、大小工业的煤铁原料
等,用途颇广,需用量很大。那时的生产口号是不分昼夜的增产
再增产。但在战败前夕,日本的机器无法引进,当地的工人也招
募不来了,再加上霍乱病流行,所谓的增产再增产,只不过是口
头上的喊叫而已。为了留住当地工人(当时约有1万工人),就
必须保证供应他们的食物、衣服、烟卷等生活必需品。由于设
法购进这些物资,我担当着向蒙古政府和大使馆周旋的角色。
当时大陆上,粮食的买卖、调拨也都在严格的统治下,粮食
上市通过政府专门机构办理,分摊和配给量由政府独自规定。政
府分配的当地生产的高梁、玉米、小米、小麦等,全都是带皮的,
必须加工精制才能供作食用。当时的加工业便称作“粮栈”,这
种行业需要雇佣很多劳力和购置机械设备,在当地人中没有相
当的财力是无法经营的。
我因通过会社的业务关系,和张家口有名的公义昌粮栈的
掌柜很要好,因此,便决定将财物用牛车送到公义昌去寄存。
公义昌和我们会社有很好的协作关系,当时由于政府的粮
食调拨分配太迟,几乎接应不上的情况经常发生。为此,公义昌
便彻夜加工精制,保证提早交货。粮食这东西,延误一天也不得
了,而且还得用货车运到大同。当时铁路运输首先要保证军需,
因此往往一个星期或是10天半月也分配不到车皮,有时不得
已只好堆在敞车上,盖上苫布,由公义昌派专人押运到现场。单
靠做生意无法办到的事,公义昌也积极地协力完成。这类非常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