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张家口政协
P. 124
时 代 变 迁
柜能成精。”张家口市桥西区文体旅游文化顾问刘振瑛说,这是
民国年间的文献资料关于武城街的描述。当年张家口的城市规模
很小,但是武城街的生意规模却很大,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消费能
力,可见,武城街的生意与张库大道息息相关,主要是以面向蒙
古市场等为主。
武城街上当年的大金店——天成金店的掌柜冯豫三曾这样
描述金店当年的兴隆,“当时天成金店以公买公卖取胜,利润逐
年增多,每年除上缴营业税和统税外,总盈利折黄金 30 至 50
两,多时达 60 两。”
另外一个关于武城街商号的故事,也可验证当年武城街的
“黄土”是如何变成“金”的。森茂号糕点铺在武城街是响当当
的糕点铺,老板李炳元是山西人,由于生意兴隆,店铺的金字招
牌也格外惹眼。后来,李炳元年岁大了,准备回山西老家安度晚
年,当时单“森茂号”这个招牌就卖了 300 块大洋。这个故事,
成了许多熟悉武城街的老人历久弥新的谈资。
老字号带来的旧韵
岁月荏苒,武城街旧时的老字号随着光阴的流逝,似乎是在
突然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那些亲历老字号兴衰的老人也在一
个个悄然的离我们而去。
如今,信步在喧闹的武城街街头,林立的时尚店铺、快节奏
的现代音乐,让人难以想象武城街当年又是怎样的另一番景象。
旧的武城街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一两个老招牌却依然
或多或少地勾起人们对旧有辉煌的遐想。
在今天武城街名目花哨的店铺中间,一个古朴的名字——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