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张家口政协
P. 138
时 代 变 迁
动、欢笑。正像胡秀德所预言的那样:“大渠通了水,叫他们骂,
也不骂了!”现在,全村人人都在感激胡秀德带领大家为村里做了
一件造福后代的大好事。
毛泽东主席 1955 年 9 月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
语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小型水
利是各县各区各乡和各个合作社都可以办的,十分需要定出一个
在若干年内,分期实行,除了遇到不可抵抗的特大的水旱灾荒以
外,保证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规划。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在合作化的基础上,群众有很大的力量。几千年不能解决的普通
的水灾、旱灾问题,可能在几年之内获得解决。”(《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第 251 页)毛泽东的这段名言,在西坪村人民的大胆实践
中,又一次得到了证明。西坪村从通水的那一年起,他们就不再
吃国家每年拨给的 6 万公斤救济粮。不但粮食增产了,村里还用
甘甜的桑干河水培植了桃、杏、葡萄、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
并在荒地上进行造林,绿化家园。昔日的荒山秃岭,今日林茂粮
丰,使旧貌换了新颜。从此,村民们对胡秀德更加信任,更加尊
敬了。他那种大公无私,吃苦耐劳,聪明肯干,眼光长远的品德
和能力,传遍了十里八乡。
1958 年,王家湾成立了人民公社,胡秀德又受命带领群众在
桑干河南岸的山腰上修建了悬龙渠。悬空渠原来底宽 1.3 米,口
宽 1.7 米。70 年代,县里出面,组织人对渠道进行了整修,在原
来的基础上加宽了20多厘米。为了浇灌新开垦的110亩河滩荒地,
又新挖渠道 1500 米,使渠道总长度达到了 5500 米,流量由 1 立
方米/秒提高到 1.3 立方米/秒。悬空渠、悬龙渠的成功通水,大
长了王家湾人民修建水利工程的信心。60 年代中期,胡秀德又
参与设计、测量和领导了赵家、阎家、胡家、郭家等村子的灌
-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