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张家口政协
P. 140

时  代  变  迁




                                导,台下有与会人员的上千双眼睛一齐盯着他,台下、台上热烈
                                的掌声不断地响着,使他这个成天吃苦受累干农活,从来没有登
                                过大雅之堂的老农民的心情特别紧张。他把胸膛贴紧桌子边按了
                                按,心里暗暗地叫着:“胡秀德啊胡秀德!你紧张什么?省领导
                                就在你身后坐着,如果你今天汇报不好,怎么能对得起全村乡亲
                                们的嘱托啊!”这么一想,他的眼前看到的再也不是上千的听众,
                                而是正在热火朝天修渠的社员,感到背后坐着的不是省领导,而
                                是县、乡、村欢送他赴省开会的干部和群众。顿时,他的心情平
                                静下来,胆子也大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开始,他
                                慢言细语地介绍了一下村里的情况,可是后来,他越说越激动,
                                越说言词越连贯。那沓 8 页 16 开纸的讲稿虽然就摆放在眼前,
                                但他并没有完全照着稿子念,而是把别人给自己写的讲稿,变成
                                了自己的口头语言往下讲,只是偶尔瞅一眼讲稿。胡秀德虽然文
                                化不高,但是口才不错,和他一同共过事的人都说,他编的顺口
                                溜能够随口说出,既实际又上口,人人爱听。发言中,他从村里
                                如何缺水,修渠如何艰难,一直讲到渠道通水,促进了村里农业
                                和林业的发展。此时,台下的听众忘记了拍手,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他的讲话结束,全场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省领导伸出大
                                拇指夸奖他:“老汉真行!”他走下讲台,立刻被记者们所包围,
                                争相采访他。会后,省委领导薄一波把自己在北京的住址告诉了
                                他,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做客。省政府还发给他一沓印有大红字
                                的省政府专用信纸及带有邮票的信封,并叮嘱他,如果有了困难、
                                问题和建议,可以直接往省政府写信。胡秀德从省里带着上级奖励
                                的锦旗、奖章,从省会保定回到宣化。一下火车,就受到了县委、
                                县政府有关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并给他当场佩戴了大红花。当
                                天的《河北日报》上,发表了整版的文章介绍西坪、东坪村修建悬


                                                          - 116 -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