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张家口政协
P. 165

顾家营村民生活的变化




                                拉机、农用车运来苹果,或卖或用粮换。农民用一斤玉米就可以换
                                到一斤苹果,觉着很便宜。当地产西瓜、香瓜,村民对这两种瓜都
                                不生疏,每年在下瓜季节都要饱餐几顿。
                                    其它。过去,当地不产红白薯,有提篮入户出售者,价格十分
                                昂贵,普通人家买不起一整个,只买一小截儿。卖者备有小刀,买
                                少了就用小刀切。60 年代,当地引进白薯,村民们从生产队分到
                                了白薯,从此解了吃白薯的馋。
                                    顾家营村东山坡上自然生长着酸枣树,每年秋季,孩子们、年
                                青妇女们都要到山坡上采摘酸枣吃。
                                    二、穿衣
                                    (1)穿戴  过去,顾家营村村民的穿戴都以保暖耐用为目的,
                                没有条件追求美观。用村里群众的话说,就是“有钱人讲究,没钱
                                人将就”,能够按时换季就已经很不错了。解放前,中等生活人家
                                冬天的装束是:外穿棉袄、棉裤;上身内穿夹腰子,外束腰带;头
                                带毡帽,裤腿绑腿带,双脚穿布袜、棉鞋。至于皮袄,只有十分之
                                二的人能够置得起。
                                    那时的夏装是:上身内穿刀床子(类似于腰子,但比腰子省布),
                                外套布衫子,下穿单裤,很少有人穿裤衩。春秋不戴帽子,头上只
                                罩一块白毛巾。鞋是手工做的实纳帮,千层底,后跟打大头钉子,
                                少数有条件者,穿袍子,戴瓜皮帽。
                                    在那个年代,穿着破衣烂衫者有之,身盖破棉烂絮者有之,无
                                钱换季者不乏其人。身着绫罗绸缎者极为罕见,只有极少数富人才
                                有此享受。穷苦人穿的衣服是破了补,补了破,直到无法再穿时还
                                舍不得丢掉,用来做补丁,铺衬。至于被褥,只有结婚时才能置上
                                一条新棉被褥,以后的生活中很难有此美事。
                                    解放后,人们的穿戴比解放前有了改善,普通人不再担心无

                                                          - 141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