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张家口政协
P. 167

顾家营村民生活的变化




                                白府绸。普通农民买来海昌蓝、士林蓝、白市布、黑市布、劳动
                                布等布料做衣服。
                                    70 年代,青年人以穿各种化学纤维布为荣。开始有人用人
                                造棉、凡尔丁、尼龙、的确良做衣服。
                                    80 年代,中老年仍以化纤布料为主,而青年人和少数有条
                                件的中老年人用上了尼子布料。
                                    从 90 年代中期起,开始时兴皮装。当时流行一句话叫:“有
                                钱的穿皮,没钱的穿尼”。夏装布料种类比较多,普通农民都选
                                中低档的化纤布料做衣服。
                                    (3)款式  解放前到 50 年代,村民穿衣以家做的中式服
                                装为主。为了保暖,均做成带大襟的和带小大襟的两种。纽扣是
                                用布绳绾成的桃疙瘩。60 年代后期,中老年穿中式服装,青少
                                年夏季穿军干服和学生服,冬季棉衣以中式为多。70 年代,中
                                老年人的棉衣仍然是家做的中式,外套和夏装大部分做成了制
                                服。青少年仍然以军干服、学生服为主。80 年代,流行中山装、
                                压檐帽。90 年代,流行西服和夹克装,用毛线自织春秋帽。风
                                衣、军大衣开始流行。妇女在夏季则穿长裙、短裙、裤衩等。
                                    三、住房
                                    (1)村容村貌  解放前,全村人住在一座比较方正的堡圈
                                内,有东西两座堡门。当时,考虑到村民种地方便,还留了几个小
                                门。解放后,堡门和堡墙先后拆除,从而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入。
                                村子的北、东、南有水渠绕村而过。村东的称大渠,是主干渠。过
                                去,村东山坡上爆发的洪水直泻而下,水大时漫堤而过灌入村子。
                                70 年代后,渠堤被加固,对山洪流经的山沟进行了治理,并在村
                                子的西北角建了泄水涵洞,使村子比以前安全多了。解放以来,由
                                于村子逐年向北、东、南发展,原有的渠道已被围在村子的中间。

                                                          - 143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