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张家口政协
P. 178

时  代  变  迁








                                                  宣化商业巨变


                                                  冯冠扬  李美丽


                                    古城宣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即为塞外屯兵重地和民族
                                贸易市场。据中国商业史记载:明嘉靖三十年(公元 1551 年),
                                在宣化开设马市,以茶叶、绸缎等物品与蒙古人交换马匹。由
                                于互市贸易的开展,宣化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城内店铺很多,
                                有“南京罗锻铺、苏杭罗锻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等,店
                                区长达四五里许”。到了清代,宣化设府制,统领三州七县,据
                                清光绪十一年(公元 1885 年),“宣化府城工记”碑文记载:“番
                                僧胡贾,冒雪冲兵,穷历绝慕,橐驼牛车来往俄罗斯者,终年
                                不绝”。由于商业贸易发达,城里出现了以米市、草市、劈材、
                                胶房等命名的街道。到 1921 年,宣化城内商业已发展到 79 个
                                行业,651 家商户,从业人员十万余人,其中米面铺 93 户,从
                                业人员 7900 余人;皮坊 83 户,从业人员 4000 余人,每年加工

                                山羊皮 156 万张,规模相当可观,加工的皮制品畅销全国各地
                                及出口欧美各国。由于商业发达,市场繁荣,从南关桥北进南
                                门,穿南大街,牌楼北到钟楼,商家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
                                尤其是南大街更为繁华,素有宣化王府井之称。

                                                          - 154 -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