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张家口政协
P. 179
宣化商业巨变
一
虽然宣化的商业如此繁荣,但城市道路建设却非常差,直到
解放初期,宣化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从南大街到钟楼底下,是
一条铺着细砂的土马路,至于小街小巷更是泥泞小路,遇有天阴
下雨,路上都是黑泥,坑坑洼洼,无法行走。另外宣化气候干燥,
到了雨量少的季节,马路上尘土飞扬,遮天敝日,遇上一阵大风,
行人鼻子眼睛里都是灰尘。为了治理这种环境污染,当时南大街
每户商家的门口,都设置一口水缸,里面装满了清水,水缸外面
用红漆写着“太平水缸”四个大字,防止一旦发生火灾,可用缸
中之水扑灭。另外,各街的街长每天早、午、晚三次站在街上吹
哨,人们听到街长的哨声,都纷纷出来用脸盆舀缸里的水往马路
上泼,压住尘土,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环境污染,这种清水泼街
的习俗,一直沿袭到 1955 年,宣化修建起洋灰马路才取消了。
二
过去宣化商业虽然繁荣兴旺,但商店铺面的建筑却十分简陋。
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初期,沿街上的商店都是清末民初砖木结构
的平房,房顶上盖着圆型的筒瓦,漏雨的地方抹着厚厚的白灰,
门前为砖砌的墙垛,有的超过房脊,上面写了某某商号,某某棉
布庄等名称,两边配有福、禄、寿等吉祥图案,远远看去好象一
座楼房,实际上是单裱的一层砖墙。这些沿街的商店,大多都是
两三间门面,超过三间以上的如南大街的“天顺恒”杂货店,牌
楼北“永盛元”糕点铺等就算大买卖了。当时整个宣化仅有天顺
- 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