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4 - 张家口政协
P. 334

岁  月  回  眸




                                苍蝇、蚊子、麻雀和老鼠为内容的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我们小
                                学生都有打麻雀和挖蛹的任务。
                                    可惜好景不长,便进入到“三年困难时期”(指 1960 年、1961
                                年、1962 年),食堂垮台了,社员每年最多的口粮为毛粮 360 斤,
                                即所谓“够不够,三百六”,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仅有三四两粮
                                食,人们吃不饱也不敢有怨言,上级还说什么“每天三两是马列主
                                义,多了就不是马列主义”。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人民公社实行了
                                “三级所有(指公社、大队、生产队),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还实行了“三包一奖”(指包工、包产、包费用,超产奖励制度)。
                                1961 年,中央又提出“八字方针”(指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1964 年,我考入南开大学。当时正在全国范围开展“四清”
                                运动(一是指小四清: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
                                二指大四清: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高年级的同学
                                们都参加了“四清”运动,我们低年级的同学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运
                                动,但还是清楚地记得,全国都在学习被称为“前十条”(指 1963
                                年 5 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议(草
                                案)》)、“后十条”(指 1964 年 9 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
                                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和“二十三条”
                                (指 1965 年 1 月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
                                一些问题》)的中央文件,各地都在揪斗所谓“四不清”(指工分
                                不清,账目不清,仓库不清,财物不清)的农村干部,先前被打
                                成“五类分子”(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
                                也又一次成为批斗对象。长期担任农村干部的岳父,在“四清”
                                运动中也受到了批判斗争。学校里也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改造运
                                动,农村出身的孩子则主要防止“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
                                和娘”现象发生,批判“一本书主义”(指大学生一生要写出一

                                                          - 310 -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