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5 - 张家口政协
P. 365

难忘铁道兵军旅情结




                                了保证正常引爆,我们进行了精心设计,每个炮洞用五根导火索,
                                外面再用桦树条捆扎以防土石挤压。每洞炸药足有百十公斤,装
                                在一个木箱中,外面涂上一层厚厚沥青防潮。连接导火索的雷管
                                置于瓶子里,瓶口再用蜡封好。本以为可以万无一失,谁知引爆
                                后却出现了一个哑炮。工期紧,刻不容缓,连里决定组织“敢死
                                队”排除,我那时在一班当副班长,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报名参
                                加。天色阴沉,秋雨绵绵,在排长的带领下,我们十多名战士冒
                                着“哑炮”随时都有可能因导火索受挤压或潮湿而延缓引爆的极
                                度危险,用了两个多小时清掏和重新装好了炮洞。结果二次引爆
                                又告失败,再一次排除后装好引爆才获得成功。
                                    次年,十三团在贯通朝阳山隧道施工中发生意外大塌方,
                                顷刻间犹如山崩地裂,数十吨土石轰然而下,石家庄籍与我同
                                年入伍的战士张春玉就势推开身边战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而自己却被万斤巨石卡压在下面,表现了舍己救人的大无畏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师党委及时作出决定,在全师部队中开展了
                                向张春玉同志学习的宣传活动,当时我正在师政治部参加文艺
                                创作培训班,奉命前往该连参加收集和整理张春玉的事迹材料,
                                很快引起了上级的关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铁道兵报》
                                先后首发了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的长篇通讯、故事选编和
                                日记摘抄,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和地方报纸也相继纷纷转载,张
                                春玉成了继麦贤得、欧阳海、刘英俊、王杰等之后全军涌现出
                                的又一个英雄模范人物。通过这次对一个英雄战士所在连队指
                                战员的实地采访,使我受益终身的是一种忠于祖国和人民、无
                                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1967 年后,我由团政治处下到一连任副政治指导员。一次,
                                带领战士执行打前站任务时,适逢开春时节冰雪消融,遍地塔头

                                                          - 341 -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