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3 - 张家口政协
P. 383
世纪沧桑不老松——苏从尧
路雇员家庭。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个时代,军阀割据、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人心惶惶;当时举家外逃者日众,他 10
岁左右全家投亲天津避难,后因其父胃病复发又返回徐州。1928
年,其父病逝后生活更加窘迫,但在亲友资助下 1930 年考上了
徐州市重点高小——江苏徐州中学实验小学,毕业后转北平市
私立大同中学就读,后由于家境困难无条件上大学,只得考入
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机械科。此后又返回徐州,先后在
华祖庙初级小学、马市街小学当教员。当时的徐州是沦陷区,
年已 22 岁的苏从尧不甘于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生活,一心想离
开徐州另谋出路,其母亲深明大义,积极支持他,遂于 1939
年 9 月离开徐州,辗转七个省市,行程近万里,历时 4 个多月
克服千难万阻,终于在 1940 年 2 月到了大后方昆明。
由于是亲友介绍并且有职业技术学校学历及专长,苏从尧
幸运地谋到了西南运输处昆明汽车修理厂技术员职位。此后四
十多年,他虽然走南闯北,奔波万里,调换过许多单位,但一
直没有离开运输行业和汽车修理行业,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
手,以其专业才能为支持抗战、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
贡献。他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见证。
——1941 年,他受西南运输处委派出差,途经山高路险、
瘴气弥漫、全程约 1200 公里的滇缅公路,赴仰光汽车修配厂工
作。在仰光沦陷前,第二年又撤回昆明。因在仰光撤退工作中立
功,得到 100 卢比奖金。对于那次撤退,苏老记忆犹新,在回忆
录中写道:“撤退时组织了 18 部卡车、7 部小轿车和 5 部吉普车,
领导指定我领路。沿路多乡间小路,过河无桥,一次汽车被陷河中,
当地人以帮助推车为名聚众要钱。我并不惊慌,以熟练的车技领
- 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