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张家口政协
P. 71

察北牧场创业散记




                                翻压在地里,经腐烂变质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最好的季节是六七
                                月份,现在开荒压青,倘若耕成“露风地”,不但杂草得不到完全
                                腐质,而且会造成大量土块“板结”,势必影响明年的播种。为解
                                决上述技术问题,场领导采取了三项有力措施:其一,加强拓荒
                                大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摆事实作协务,讲困难,提要求,鼓舞和
                                增强每个职工为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而奋斗的
                                信心和力量。其二,加强技术练兵,提高机耕质量,通过战地培
                                训,技术传授,互帮互学,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达到在封
                                冻前拿下两万亩向上级报喜。其三,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改善条
                                件,稳定大家的情绪,使他们不畏艰苦,不当逃兵。这三条措施
                                的实施,使机垦农场在双爱堂站住了脚,谱写了首战告捷的喜报。
                                拓荒者们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昼夜奋战一个月完成了两万一千亩
                                的垦荒任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奉献了一份厚礼。
                                    在这段难忘的日日夜夜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勇
                                度“三关”,他们的事迹虽然鲜为人知,却值得世人传颂。
                                    首先是住宿关。刚来时,大家住在教堂的库房里,一没有火
                                炕,二没有床板铺,而是就地而歇,以莜麦秸当作草垫和苇席。
                                大家在柴草上展开行李,搁在一起。教堂里住不下,有的人员只
                                好住在老乡的羊圈里,缺门少窗,夜风习习,冷冻不已。为挡风
                                寒,他们将麻袋当作门帘挂在羊圈门上,小窗口堵些草皮,白天
                                伸手难见五指,夜间却点燃麻油灯照明,在野滩搭起简陋的三角
                                形帐篷,潮湿、阴冷、蚊叮虫咬,一夜之间棉被上结满了露水珠。
                                当时负责供应油料的石学礼同志,就把油库建在机耕现场,场部发
                                给他一支“三八”大盖枪,用以保卫油库。一个多月来,他住在帐
                                篷,吃在帐篷。看着机车,守着油库,虽然他经受了饥饿风寒之苦,
                                但方便了工作。石学礼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对革命胜利的向往和
                                                           - 47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