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张家口政协
P. 109
沸水)晾出,湿润后再入磨成面,用以调剂品种,改换口味,
很受群众欢迎。最小的品种是鸽食面卖给养鸟人,豆砂面卖给
点心铺。
解放前夕,面铺面临绝境,日本统治粮食,各县统一由粮
谷会掌握。老乡把粮食统交农事合作社收购,配给工业品,无
粮上市,有的面铺几经周折讨换点麦子,起五更睡半夜磨些面
还得受价格限制,不准高抬。市价必须按官价出售,一旦被所
谓挎洋刀的知道就敲诈勒索,要面不给钱,答应迟慢不是耳光
上脸,就是皮带抽打,逼得面铺营业陷于停顿,坐吃老本,不
得已纷纷倒闭。
解放以后,政府派出粮食管理所接管了粮食市场,有买有
卖,价格在国营牌价指导下,买卖双方协商,面粉业陆续恢复
营业,根据军需民食,粮食公司、区粮库、察哈尔省供销社委
托十余家面铺加工莜面,如复兴隆、复兴太、巨丰永等。
政府为了引导粮食加工业(指粮秣)逐步转到工业上来并
向机械化发展,动员同聚粮栈经理孙治安转成粮食工业,筹建
新型钢辊磨面粉厂,同时动员福利永、福恒涌发展为钢辊磨。
为了进一步照顾私营工商业,采取政府贷款支持,粮食公司借
给同聚实物面粉数千袋扶持兴建,自此转入面粉业。典型示范,
互相影响,庆兴长也安装了钢磨二台,逐渐发展了祥义诚、元
隆等较大行业,第一批实行劳资合同,协商生产任务、工作制
度和工资福利等,为搞好劳资两利打下了良好基础。
1951 年夏,坝上遇着卡脖旱,粮食减产定局,上市粮少,
质次价昂,无利可得,加上个别户劳资关系紧张又不愿接受加工,
自报歇业的越来越多,剩下七十余户,分布在桥东、桥西二个区,
桥西大部分是蔚县、怀安人开设的电力石磨,个人经营的旱磨
约有 40 余户,其中绝大多数户代粮食局加工,少数七、八户自
营,有志和永、义兴昌、瑞兴和、德庆恒、永太兴、集盛隆、福
恒涌、裕丰厚等,深购远销,到丰宁买筱麦去涿鹿等县推销莜
-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