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张家口政协
P. 119
绝招之一。晋剧“一、二、三”哭腔是表现悲哀的一种腔调。郭
寿山学习京剧特点而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把它变为一种英雄
人物有气势的唱腔。比如《明公断》中的包公,一上场所唱:“陈
州放粮回朝转——”一句唱词,就是运用这种板式或唱腔表现的。
特别是唱到“转”字时,用“拨嘹子”的方法,音色宏亮,声音
宽广,表现了明公包拯刚直不阿,为民做主,抚恤百姓,解民倒
悬后转回朝来的勃勃雄姿和报国为民的清官品德。
他的做功深,扮相好,有眼神,表演细而精,动作优美,恰
到好处。在《清风寨》戏中的“洞房一场”,为了适应剧中人花
脸李逵乔扮新娘角色而巧妙地运用了“提鞋”、“闪腰”、走
“花梆子”等花旦角色所具有的玲珑技巧,使观众看到了郭寿山
的戏是净中有旦,旦中有净,形成了郭寿山独特的表演艺术。
“金铃黑”戏路宽是晋剧界少有的。从净行(花脸)说,他
擅长表演架子戏《斩单通》,唱工戏《明公断》、《铡赵王》黑头、
白脸戏有《清风寨》、《捉放曹》和《审潘洪》等。
给人们印象更深、使人乐于欣赏的是郭寿山的“哭”、“笑”
艺术表演。他的笑逼真,哭感人。比如,《二进宫》徐延昭的真
笑,《铡赵王》戏里包公的假笑,《明公断》中包拯的冷笑,
《潘杨颂》戏里播洪的阴脸奸笑,《打金枝》中郭子仪的带怒笑,
以及《捉放曹》中的曹操自我解嘲的大笑等,格外逼真,形象感
人。他演唱的哭,在同行中也是独创。
老艺人演新戏,在郭寿山来说更颇具匠心。他演的现代戏深受
人称赞。他曾扮演过《白毛女》中的黄世仁,《丰收之后》中的赵
大川,《刘胡兰》中的胡子连长,《红珊瑚》里的徐老大、
《红灯记》中的李玉和,《钢铁战士》中的张排长,《夺印》中的陈
瘸子等,这些正反角色的表演和较深的造诣,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在晋剧表演中,郭寿山以净行(花脸)为主,文武双挡,
生、旦、丑皆通。他扮演的角色,相貌逼真,人物性格表现得既
深刻又恰如其分。他演生行戏《定军山》饰黄忠、《凤鸣关》饰
-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