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张家口政协
P. 131
也许是因为他早年生活颠沛流离,吃苦不少,因此在说书
成名之后,生活安定了,便慢慢攒钱开了一个小药店。地址在
现在桥东怡安街“五味香”饭馆南边的小巷中。只有两间门脸,
门楣上横一匾额“半积堂”,可能是施善积德释怨的意思。怎奈
他一不懂经商行道,二没有医药常识,药店开张不到一年便关
了门,他只好重操旧业,再击醒木。
刘玉发:
北京人,此人在张家口说书的时间很长,有卅多年的历史。
1924 年北市场刚刚兴起时,刘玉发五十多岁,精力充沛,正处
在说书技艺纯熟阶段。虽然他不是说书“门”里人,但由于他
擅说公案书,听众很多。一部《施公案》,说得有趣、有味、细
腻传神,众多英雄豪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刘玉发听众多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很善于迎合小市民的低
级趣味,对那些同行们所不齿的“脏口”话,他都敢在书场宣
扬,倒也招来了一批浮浪子弟给他捧场,因此他说书租占的“贾
跛子茶馆”,生意也很兴隆。
后来刘玉发回到北京,晚年潦倒街头,病困而死。
崔正侠:
北京人,原名崔炳义。幼时家境贫寒,十岁开始学徒生涯,
曾为旅蒙商拉骆驼,奔走在三千里黄沙古道之上,往来于张垣、
库伦之间;也曾流落在京师的街头市井,以摆香烟摊、卖瓜子
度日;还曾开过卦馆,占“周易”八八六十四课,参“奇门遁
甲”一千零八十局,糊口谋生。这复杂而多难的经历,使他得
以广泛地接触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和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为他后
来从艺于曲坛,提供了极丰富的生活内容。
-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