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张家口政协
P. 179

每年六至七月间是孵化小百灵时期。也是捕捉小百灵的最好
                                季节。“百灵鸟”的交配很频繁,据考查:百灵鸟每年可产卵 1~
                                3 次,第一次产卵孵化成幼鸟被取走后,母鸟能立即交配,可卵
                                化二窝,三窝,四窝。第一窝在芒种前后,一般是 2 至 3 个,但
                                它还有个规律是:如是 2 个,那全是公鸟,如是 3 个,其中有一
                                个母鸟。因第一窝质量最好,所以人们都抢时间捕捉第一窝鸟。
                                第二窝鸟在夏至前后。数量稍有增加,一般是 3 至 4 个,如是 3
                                个,其中有 2 个是公鸟,如是 4 个,公母各占对半。但质量稍次
                                于头窝。第三窝在伏天,数量一般是 4 至 5 个,母鸟占多数,因
                                母鸟不能喂养驯化成笼鸟,一般第三窝就没人捕捉了。
                                    “百灵”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鸟,它为了防止它的幼鸟受到侵
                                害,落地后跳跃十多米远才窜到窝内,外行人很难找到。所以,
                                有经验的人寻找鸟窝的诀窍是:看起不看落(指大鸟)只要向它
                                起飞的地方去找,二,三米左右即可找到。另外一种是看大鸟的
                                飞向。如果在某一地方飞来飞去,飞舞比较频繁,那证明它的窝
                                肯定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可转周围查找即可,而且根据仔细观
                                察,能分辨出是卵是鸟:一是看大鸟飞向和叫声的表现是否着急,
                                如飞的比较急,叫的也很厉害、看到嘴里叼食,这说明它已孵化
                                成幼鸟。另外头窝、二窝、三窝的表现以及叫声都不同,所以,
                                还有头窝叫,二窝扇,三窝既不叫又不扇的说法。
                                    孵化出的幼鸟,第七天捉比较适时,捉得太早了喂养不活,
                                如七天不捉,第八天幼鸟就自己出窝。所以还有“七在八不在”
                                的说法,幼鸟出窝后,大鸟还继续叼食喂养一段,这时幼鸟就会
                                间断地似窜似飞,象这样的幼鸟,叫做飞虎子,即便捉住了也不
                                好喂养和驯化。在没有找到窝之前,判断幼鸟大小,够不够天数,
                                主要是看大鸟的叼食大小来分辩:如大鸟叼的食很大,说明幼鸟
                                很小;如叼食很小,说明幼鸟大了,俗话说:小鸟吃大食,就是
                                这个道理。找到窝后辨认幼鸟够不够天数:主要是看幼鸟翅膀翎
                                黄毛。五天开第一道翎黄毛,六天开第二道,七天开第三道。

                                                                                    - 174 -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