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张家口政协
P. 91

回忆张家口鞍韂行业的历史


                                                         梁毓如

                                    我在家乡小学读书近六年,初小四年级毕业考试成绩是“甲
                                等第一名”。因家贫无力上学,只念高小一年就出门谋生。故于
                                1924 年 2 月十三周岁时,即由老家怀来县新保安来到张垣南牌
                                坊(现张市明德北街)复盛永鞍韂铺学徒。学徒期限三年零三
                                个月。期满之后给工钱现大洋八元。管吃管住,每天当厨子做
                                饭、挑水桶、倒尿桶、打零杂,提三把壶(水壶、酒壶、夜壶)
                                挨打受气一言难尽。有点闲余时间才能学点手艺,做些小件马
                                装具。几年后,让我兼管记帐,写书信,跑外联,承揽业务。
                                我在幼年时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经历了辛酸的学徒生活。
                                    1931 年复盛永鞍子铺休业后,我去杏黄城(现张北县城)
                                摆摊卖皮条,农具和鞍具。1934 年又来张家口开设永玉厚鞍韂
                                铺。经营马鞍皮件和各种马装具,帆布帐房皮马鞍,皮箱皮带
                                等廿余年。直至 1956 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合营以来任蒙靴鞍韂厂门市部副主任职务,以后搞外出采
                                购推销业务工作。我单身走遍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盟、各旗县、
                                甘肃省、青海和新疆各牧业地区。开辟了新渠道和多渠道的业
                                务关系,增加了新的民族用品。如;新疆木马鞍、新疆铁马鞍、
                                皮屉、皮坐包、哈萨克皮韂、藏绒靴、藏皮包、新疆马靴、麦
                                斯塔皮袜等。和各地区签订定货合同,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
                                经过十年动乱,于一九七三年退休,年六十三岁。屈指这五十
                                多年来,在鞍韂生涯中通过劳动实践和切身经历,我对鞍韂行
                                业的历史始末,和鞍韂技术的由来略知一二,今概述如下;


                                                                                     -86-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