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张家口政协
P. 99

铺的财东是宣化李盐房。德兴斋掌柜相传数辈,德兴斋对门就是德
                                寿隆旅蒙业,财东也是李盐房,这都是有名望的老字号。我所在的
                                复盛永鞍子铺和德寿隆住同院。蒙靴和鞍韂这些产品都是由旅蒙业
                                销售到内蒙和外蒙古的。当时,上堡的旅蒙业大商号和个体户很多,
                                (个体户、叫作“走货郎帽”)一个人赶着一辆牛车。拉着蒙民们
                                需要的东生烟块、酒、布匹、鞍韂等日用杂货。旅蒙业:各有各的
                                行商地区,各走一旗,各走一路,每年春去冬回。关于鞍韂商品各
                                旗使用各旗的马鞍,样式不同。如东、西乌旗用乌郡式鞍杈大圆韂。
                                东西苏旗:用小西苏鞍杈配条韂,二官坐鞍配方韂。鞍韂还远销到
                                新疆。我于 1958 年去新疆推销,在新疆“桑吉巴尔”一个小商店
                                中看见摆着张家口产品“小西苏红油鞍杈”。张家口的鞍韂在和外
                                蒙古通商时期,大量远销到外蒙;由南天门的“老倌车”(牛车)
                                一串一串地集中数百辆远远运输到乌兰巴托,往返需要一年时
                                间。还有骆驼队如新华街的德恒驼店。我曾祖和祖父、父亲三代
                                饲养骆驼,以运输业为生,承运货物,远去兰州东北关外,北去
                                卡克图直至大库伦。过草原渡沙漠、跋山涉水、远程三、四千里。
                                在那风雨天气或冰天雪地里,夜行昼息,用木桶驼水,用干牛粪
                                燃火煮饭,生活非常艰苦。挂在驼鞍架上的红布灯笼,照亮不过
                                三尺远。在那静静的深夜里,一串一串的驼队上的灯笼只能作为
                                联络的信号。骆驼队以每顶“房子”为一集体。每顶房子集合一
                                百多骆驼,联合在一起以防土匪抢货。在那运输落后的年代里,
                                就是这些驼队把张家口的商品远远运到外蒙。再把外蒙的皮毛畜
                                产品、珍贵药材、库伦松等等运回来,沟通蒙古和“口里”张家
                                口的货物交流。直至 1930 年(民国十八年)外蒙古事变贸易宣告
                                断绝。万兴永鞍子铺掌柜王万魁是外蒙事变幸存者。据王万魁说:
                                事变后,俄国兵召集华人寻问?谁愿回家去集合在一边,谁愿留
                                下可以留下。以后把愿回来的人们往回送行,在库伦南边,集体
                                屠杀千百人。我的堂伯父在事变中被屠杀,丧生于外蒙。1933 年
                                有位外国人:伯必斯开办德华洋行,经营外蒙贸易商品绸缎布匹、

                                                                                     -94-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